我前段时间参与了一项计算机设计比赛,小组选定的主题就是玉米,如有闲心可以点开查看,加载稍微有些慢。
拜其所赐,我对三农问题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,也趁此听完了温铁军教授的讲座。因而虽然一直没有关注过娱乐圈的事情,在看到如此真实的玉米数据之后我也不得不感到惊奇——现在哪还有地气接到泥土里面的明星啊!
杨超越是江苏盐城的农村家庭出身,出道前与娱乐圈毫无瓜葛,相比起动辄百万身家的其他的明星,身份可谓是在另一个方向上走到了极致。
正是她的这重设定,让微博网友非但没有将其视为劣绅下乡何不食肉糜,还迅速和她打成一片。
种植前需要耕地,但如果是轮耕的夏玉米,可以直接在春小麦的田里播种,耕地费用每亩地30元左右。 正常情况下,一亩地种植玉米4000-5000株,种子的费用在50-60元之间。 耕地需要除草杀虫,算上人工费用平均一亩地40元左右。 一般来说玉米地是要浇水的,不能完全靠天吃饭,浇水花费大约80元。 现代农业对产量的要求早已超出土地和空气能够负载的量,每亩化肥,叶面肥和追肥的费用总和在200元上下。 机械化收割成百上千倍的提高了生产率,让成吨玉米能在腐烂之前被收割,每亩收割工时费约100元。 玉米可以不脱粒,但这是要看买方需求的事情,脱粒费用每亩大约10元。 综合上述成本,每亩玉米地大约需要500元。玉米的亩产量根据地区和运气,一般在800~1200斤之间,也就是说按收购价来卖,每亩地能有利润400元。 算上补贴,每亩再多挣100元。
曾经我看过一句话,并深以为然:
“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,就去那里的菜市场”
不得不说,民以食为天,菜市场里蕴含着城市所有的人情世故。不过由于大量众所周知的复杂原因,大多数年轻人越来越没有能力,也没有意愿在周末的清晨醒来,花费个把小时在菜市场里闲逛,而不是彻底解放,用沉眠尽可能消解一周的疲惫。
相比超级市场和生鲜上门,菜市场是在是过于遥远;而外卖的强势搅局,让忙碌的年轻人连做饭也变的稀奇起来。
- 外卖用户规模突破3亿人
- 21-35岁年龄段的人最多,占了73.04%
- 20岁以下年龄段的人排在第二位,占到22.66%
- 51.72%表示每周都会使用,3.68%的表示几乎天天使用
城市里的新生代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,能看见有公众人物提及到那些非常辛苦却又不知道哪里辛苦的农民,不能不说是善莫大焉。
按理说我应该还要写一写农民,写一写农民为什么会遇到如此境地,并高谈阔论一番。但事实上,这个话题实在是太无奈了,
种田是个靠规模效益的产业,分散的小规模农业虽然有利于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,但不利于致富。如果效仿美国的超大规模农场主模式,虽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利润,但会造成大量农民失业,甚至从拥有土地的有产阶级跌落至进城打工的无产阶级,这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,反而不利于经济稳定运行。
这一点可以从农村户籍制度依然存在得到印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