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极意志–续

之所以写一个续,是因为读到了康德《判断力批判》中有关“崇高”审美的论述,并深以为然,特开单篇记录。

《南极意志》 这是原文

在原文中,我以 “这份征服自然的欲望体现在许许多多方面,比如说对冰天雪地不自然的喜爱,对携带重装备克服极端低温环境的臆想 ” 描述这种情感,现在看来这种描述不够中肯。

如果深入分析,我的内心中也许是抱着 “以技术应对自然” 的想法,如果进一步思考,就应该是 “以工具应对自然” 。在这种想法里,工具可以很简单地理解为是人类的创造性和实践性的产物,但 “自然” 为什么会是对象,这是我一直困惑不解的。

我有想过解释也许是 “刻在基因里的求生欲” ,因为人作为生物无时无刻不需要与自然环境做斗争,但这个解释仍然十分无力,因为这样导出的结果应当是远离极端环境,而不是去冒险。

我也试过从“壮丽” 的角度考虑,或者说 “壮烈”或者“凄美”这种含义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我认为这样的感情应当是一种 “至死亡于不顾,通过超越基因中的求生欲而感到愉悦” ,但这样我又落入了 “极限运动刺激分泌多巴胺” 的窠臼,不能给出一些形而上的解释,无法满足表述思想的需求。

我之所以写上面两段我自己的分析,是为了点出我如何理解康德的解释,以及软弱地辩护自己没有放弃过思考。


康德注意到了审美情感不是一种生理或心理上的情感,而是一种基于理性的判断,即“鉴赏判断”。 这种判断通过理性和知性的作用唤起审美愉悦,却又不产生新知识。纵然理性在参与审美,但我们仍然无法通过审美来认识、改造客观世界。

他之所以提出这点,并著书《判断力批判》,是为了统一艺术与理性。如果艺术是感性和理性并存,为什么审美就是无法产生客观的新知识?如果艺术诉诸纯然感性,文盲和蠢货能看懂艺术作品吗?

康德认为,在数量级层面的“无限”或“未知”的是“数学崇高”;比我们力量更强的,却又不对我们构成生命威胁的事物的是 “力学崇高”。 当人们体察到了一个可崇高的对象,会用拒斥或否定的能力进行一种心理上的“自我保护”,体会到的是自身渺小,以及作为人的尊严感

具体而言,“数学崇高” 是超出了想象力所能统摄的范围,由此唤醒理性以从整体上把握绝对的大的自然对象;然而一切自然对象与人的理性理念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。 “力学崇高” 同样唤起了人的理性力量,以战胜对自然力量的恐惧,由此唤起了人自身超越自然使命之上的情感,为我们的人格赢得了极大地尊重。(尽管人类个体在自然界面前仍然是微不足道的)

在每一种情感 过程 中,人都是先产生一种不愉快,再产生一种愉快。因此 “崇高作为愉快的感情” 是 “只能够通过某种不愉快才是可能产生的”

也就是说,崇高并不存在于外部,而是存在于期待看到危险事物的主体当中,即那位期待冰天雪地的冒险者的意识当中。对一个根本不期待冒险的人来说,他既不会想象什么南极,也不会产生什么恐惧,南极对他毫无意义,更无从谈起崇高。


康德对审美的描述是“鉴赏判断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”。 前者的意思是审美不带有功利性,后者的意思是审美过程需要合乎理性。

也就是说,当我们看到美的事物,产生了“美”的感觉时,并不是在功利地定义事物是“美”的,而是由于这个事物激发并且契合对“美”的想象,因而产生了对自己的肯定,由此才会感到愉悦。

由此可以解释审美疲劳为“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肯定造成的疲劳中产生了否定”

康德的逻辑超越了美的主体,在这个逻辑里,艺术仅仅是一个媒介,一种唤起人类审美情感的触媒。这一点就是说,只有经过“理性校准”后的愉悦,才是审美愉快,否则就是生理上的愉快,是动物的愉快,不是人的愉快。不属于审美。

事实证明康德是对的,此后再无形而上的美学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